主產國的供給充裕
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/2019年度全球大豆總產量約3.6億噸,同比增加達到1891萬噸,其中,美國大豆產量為創紀錄的1.2366億噸,高于上年度的1.2007億噸;巴西大豆產量在1.17億噸左右,略低于上年度的1.22億噸。不過,阿根廷大豆產量在5500萬噸,明顯高于上一年度的3780萬噸,并且隨著收割進入尾聲,布宜諾斯艾利斯交易所預計阿根廷大豆產量將超過5600萬噸。僅僅巴西和阿根廷兩國的大豆產量便增加了8.26%,可見大豆的供給壓力已近在眼前。
與此同時,美國農業部預計全球大豆消費量為3.49億噸,與上一年度的3.39億噸相差不多,消費增幅明顯低于產量增幅,導致全球大豆期末庫存提高至1.0717億噸,較上一年度增加812萬噸。由此可見,全球大豆供給充裕的格局在未來一年內很難得到緩解。
美豆播種進度緩慢
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5月26日,美國18個大豆主產州的播種進度為29%,明顯低于去年同期的74%,低于過去5年同期的66%。由此大豆的出苗率為11%,低于去年同期的44%和過去5年同期均值的35%,這引發了市場對美國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和產量降低的擔憂,一度催漲大豆市場。雖然之前美國作物種植處于虧損狀態,但最近美國政府對種植區域實行補貼,其中棄種將得不到補貼,因而為了保證收益和補貼,后續很可能出現部分玉米地塊轉種大豆的現象,由此在美國作物播種結束后,大豆市場的壓力將有所增大。
我國產量明顯恢復
經過近幾年玉米去庫存政策指引,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逐漸增長。農業農村部5月發布的供需月度報告顯示,2019/2020年度(10月至次年9月)我國大豆播種面積預計為907萬公頃,高于上一年度的840萬公頃;大豆產量預計達到1727萬噸,比上一年度的1600萬噸高出7.94%,創下2004/2005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。同時,我國還有一定數量的臨時大豆儲備,會在需要的時候投放市場,這便會進一步增加國內大豆的供給。
我國進口有所減少
由于我國自去年開始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,令國內生豬養殖受到較大打擊,這使得國內飼料需求開始降低,加之稅收和人民幣匯率變動較大,大豆進口成本抬升,令我國去年的大豆進口量降至8803萬噸,較2017年減少約750萬噸,為2012年以來首次下降,其中,來自美國的進口大豆為1664萬噸,占進口總量的18.9%,而阿根廷大豆減產導致我國進口阿根廷大豆僅在146.4萬噸,但來自巴西的進口大豆卻達到了6608萬噸,占比達到75.1%,為歷史最高水平。此外,俄羅斯、烏克蘭、哈薩克斯坦等地大豆都將成為我國進口大豆的重要來源,這都將成為保證我國對進口大豆需求的有益補充。
綜上所述,近兩年國外大豆等油料產量增加、庫存充裕,而我國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增加、產量恢復,加之臨時儲備間歇性地投放市場,以及隨著我國進口大豆來源更加廣泛,我國大豆整體將呈現供給相對充足的局面,因而在南美大豆的集中上市季,供給壓力將進一步得到價格上的體現。